2011年,张掖市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张掖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被认定为杂交玉米制种大县,是名副其实的种子基地“国家队”。
作为全国顶级规模、最为集中、种子质量最优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近年来,张掖市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水平发展为统揽,积极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布局,主动担起做大做强玉米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和种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抢抓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建设种业强省重大机遇,集中力量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积极探索推行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加力培育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百万亩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年产玉米种子4.5亿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45%以上。
坚持市场主导,精准谋划。聚焦推动优质基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种业提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张掖市坚持科学引导、统筹布局,在全覆盖、多轮次征求玉米制种企业和基地乡镇、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科学精准制定《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办法(试行)》和竞争性配置评分细则。办法明确全市划定100万亩杂交玉米制种优质基地实行竞争性配置,择优选择甘州区沙井镇、临泽县板桥镇等34个乡镇作为优质基地择优竞配,考虑全市玉米制种企业总实力、带动能力、经营业绩、社会贡献、企业信用等要素,有力推动优质基地和优势企业“双优”结合。
坚持一直在优化,巩固提升。改革推进实施以来,张掖市坚持边探索改革、边总结提升,连续三年对配置办法来优化完善。如进一步区分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五大生态区域,根据品种生育期科学配置。及时跟进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公司发展的通知》,优先保障国家玉米种业阵型企业张掖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生产面积需求,集中力量支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未来的发展。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逐步稳定基地配置,探索建立企业想投入、愿投入、敢投入机制,支持优势企业建设相对长期稳定的生产基地,配置基地原则上3-5年不变,保持基地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逐步推动产业向“一村一企、一村一品”方向发展。改革推行以来,制种企业、基地乡镇、基地村和制种农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坚持科学配置,稳慎推进。在优先保障国家玉米种业阵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等优势公司制作面积需求的同时,坚持市种子行业协会信用等级评价和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综合评价相结合,由市种子行业协会按照《玉米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分值量化标准》,将企业信用等级规划区分为AAA+级、AAA级、AA级、A级四个等级,分别确定配置面积上限。县区农业农村部门依据市种子行业协会评价结果,考虑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加工能力、本地营收、财力贡献、品牌建设、合同履约、行业自律等方面,在配置面积上限基础上,适度调配同类型企业面积。配置过程坚持公开公正,严格按照核实计划、发布了重要的公告、企业申报、资格审核检查、组织评审、结果公示、合同签订、监督检查程序进行配置,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各界监督,保障种子生产企业和基地乡镇、村双向选择权利,确保公开公正开展竞争,坚决杜绝基地无序竞争、暗箱操作等行为。
张掖自2022年开始探索推行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以来,扶优扶强了优势企业,巩固稳定了制种基地,持续壮大了制种产业,初步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地产能稳步提升。通过竞争性配置改革,全方面开展制种企业评星定级,优质玉米制种基地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公司制作面积逐年扩大,辐射带动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连续两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创张掖历史峰值。2023年全市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23.28万亩,产种量达到5.27亿公斤,较2021年增幅达到26.4%,2024年120.7万亩,预计产种量5.31亿公斤,较2021年增幅达27.3%。在优势企业带动下,基地生产管理上的水准稳步提升,供种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市场秩序持续规范。构建形成了种子生产许可、生产品种备案、种子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检疫、制种生产合同、安全生产管理、商标使用许可、企业信用评估“八位一体”监管服务体系,制种企业与基地乡镇、村建立了透明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遏制了涉种违法生产、企业间抢撬基地等行为,从根本上净化了制种基地生产环境。
农民收益得到一定效果保障。通过基地配置改革,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农民来自玉米制种的收入更稳定,制种企业兑付农民制种款明显加快,由过去“跨年兑”变为现在“当年清”,玉米制种款年度兑付率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制种基地农民收益。
优势企业持续壮大。改革推行以来,全市新增“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家、入规纳统企业5户。企业投资科研的积极性显著提升,2022年以来,张掖市登海种业投资建成西北科研中心,张掖市金葵花种业与非洲科学院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张掖市金种源种业与河南农大共建科研平台,甘肃农垦亚盛种业集团投资建成张掖育种站,高台先行种业建成种子研究院,甘肃中作种业建成育制种科研中心。2024年自有自销品种生产面积大幅度的增加,较2021年的9.53万亩增加25.62万亩,增幅达268.8%,20家总部在外企业在张掖建立总部、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
种业投资大幅度的增加。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种业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优势企业投资张掖种业。2022年以来,河南豫玉、四川六禾汇等7家国内优势企业投资张掖种业,建设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甘肃亚盛种业、甘肃赛威种业、甘肃华瑞种业、甘肃中作农业4家企业分别建成年产3万吨、2.5万吨、2万吨、1万吨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河北沃土、北京金色丰度、中农发种业3家企业已启动建设年产2.5万吨、4万吨、2万吨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总投资10亿元以上,投资完成后,可新增加工能力17万吨。
推动产业变革必须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张掖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方面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张掖市在推进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稳定国家级种子基地、提升供种保障能力作为推行改革的前提,坚持最大限度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基础上,有力保障了基地规模持续稳定发展,提升了基地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加快了基地建设现代化水平。
推动产业变革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解决产业难题上。张掖玉米种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基地无序竞争等一些影响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张掖玉米种业长期健康发展。改革过程中,张掖市坚持从有利于制种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全局考虑,支持地企基地共建共管,逐步实现基地和企业长期合作共赢,促进了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变革必须把成效体现在保障农民利益上。张掖农民来自玉米制种的收入比重较高,玉米制种产业是全市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增收效益最大的支柱产业。在改革推行过程中,张掖市在持续密切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基础上,合理统筹调减信用等级评价较低的公司制作面积,逐步优化了市场环境,增强了制种产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方式。
2011年,张掖市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张掖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被认定为杂交玉米制种大县,是名副其实的种子基地“国家队”。
作为全国顶级规模、最为集中、种子质量最优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近年来,张掖市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水平发展为统揽,积极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布局,主动担起做大做强玉米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和种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抢抓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建设种业强省重大机遇,集中力量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积极探索推行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加力培育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百万亩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年产玉米种子4.5亿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45%以上。
坚持市场主导,精准谋划。聚焦推动优质基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种业提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张掖市坚持科学引导、统筹布局,在全覆盖、多轮次征求玉米制种企业和基地乡镇、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科学精准制定《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办法(试行)》和竞争性配置评分细则。办法明确全市划定100万亩杂交玉米制种优质基地实行竞争性配置,择优选择甘州区沙井镇、临泽县板桥镇等34个乡镇作为优质基地择优竞配,考虑全市玉米制种企业总实力、带动能力、经营业绩、社会贡献、企业信用等要素,有力推动优质基地和优势企业“双优”结合。
坚持一直在优化,巩固提升。改革推进实施以来,张掖市坚持边探索改革、边总结提升,连续三年对配置办法来优化完善。如进一步区分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五大生态区域,根据品种生育期科学配置。及时跟进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公司发展的通知》,优先保障国家玉米种业阵型企业张掖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生产面积需求,集中力量支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未来的发展。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逐步稳定基地配置,探索建立企业想投入、愿投入、敢投入机制,支持优势企业建设相对长期稳定的生产基地,配置基地原则上3-5年不变,保持基地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逐步推动产业向“一村一企、一村一品”方向发展。改革推行以来,制种企业、基地乡镇、基地村和制种农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坚持科学配置,稳慎推进。在优先保障国家玉米种业阵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等优势公司制作面积需求的同时,坚持市种子行业协会信用等级评价和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综合评价相结合,由市种子行业协会按照《玉米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分值量化标准》,将企业信用等级规划区分为AAA+级、AAA级、AA级、A级四个等级,分别确定配置面积上限。县区农业农村部门依据市种子行业协会评价结果,考虑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加工能力、本地营收、财力贡献、品牌建设、合同履约、行业自律等方面,在配置面积上限基础上,适度调配同类型企业面积。配置过程坚持公开公正,严格按照核实计划、发布了重要的公告、企业申报、资格审核检查、组织评审、结果公示、合同签订、监督检查程序进行配置,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各界监督,保障种子生产企业和基地乡镇、村双向选择权利,确保公开公正开展竞争,坚决杜绝基地无序竞争、暗箱操作等行为。
张掖自2022年开始探索推行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以来,扶优扶强了优势企业,巩固稳定了制种基地,持续壮大了制种产业,初步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地产能稳步提升。通过竞争性配置改革,全方面开展制种企业评星定级,优质玉米制种基地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公司制作面积逐年扩大,辐射带动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连续两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创张掖历史峰值。2023年全市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23.28万亩,产种量达到5.27亿公斤,较2021年增幅达到26.4%,2024年120.7万亩,预计产种量5.31亿公斤,较2021年增幅达27.3%。在优势企业带动下,基地生产管理上的水准稳步提升,供种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市场秩序持续规范。构建形成了种子生产许可、生产品种备案、种子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检疫、制种生产合同、安全生产管理、商标使用许可、企业信用评估“八位一体”监管服务体系,制种企业与基地乡镇、村建立了透明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遏制了涉种违法生产、企业间抢撬基地等行为,从根本上净化了制种基地生产环境。
农民收益得到一定效果保障。通过基地配置改革,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农民来自玉米制种的收入更稳定,制种企业兑付农民制种款明显加快,由过去“跨年兑”变为现在“当年清”,玉米制种款年度兑付率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制种基地农民收益。
优势企业持续壮大。改革推行以来,全市新增“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家、入规纳统企业5户。企业投资科研的积极性显著提升,2022年以来,张掖市登海种业投资建成西北科研中心,张掖市金葵花种业与非洲科学院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张掖市金种源种业与河南农大共建科研平台,甘肃农垦亚盛种业集团投资建成张掖育种站,高台先行种业建成种子研究院,甘肃中作种业建成育制种科研中心。2024年自有自销品种生产面积大幅度的增加,较2021年的9.53万亩增加25.62万亩,增幅达268.8%,20家总部在外企业在张掖建立总部、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
种业投资大幅度的增加。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种业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优势企业投资张掖种业。2022年以来,河南豫玉、四川六禾汇等7家国内优势企业投资张掖种业,建设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甘肃亚盛种业、甘肃赛威种业、甘肃华瑞种业、甘肃中作农业4家企业分别建成年产3万吨、2.5万吨、2万吨、1万吨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河北沃土、北京金色丰度、中农发种业3家企业已启动建设年产2.5万吨、4万吨、2万吨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总投资10亿元以上,投资完成后,可新增加工能力17万吨。
推动产业变革必须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张掖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方面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张掖市在推进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稳定国家级种子基地、提升供种保障能力作为推行改革的前提,坚持最大限度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基础上,有力保障了基地规模持续稳定发展,提升了基地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加快了基地建设现代化水平。
推动产业变革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解决产业难题上。张掖玉米种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基地无序竞争等一些影响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张掖玉米种业长期健康发展。改革过程中,张掖市坚持从有利于制种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全局考虑,支持地企基地共建共管,逐步实现基地和企业长期合作共赢,促进了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变革必须把成效体现在保障农民利益上。张掖农民来自玉米制种的收入比重较高,玉米制种产业是全市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增收效益最大的支柱产业。在改革推行过程中,张掖市在持续密切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基础上,合理统筹调减信用等级评价较低的公司制作面积,逐步优化了市场环境,增强了制种产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