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经验比较丰富的农家老手,还是基本上从未接触过农活的农业小白,都能说出一两句类似于“南方一年两熟,北方一年一熟”的基本规律来。
在光照、水分、气温、土壤等所有条件都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也只能在一年内将种植流程走上两遍。
其实也不单单是水稻,基本上所有的作物都只能实现一颗种子,开一次花,结一次果。
如果在十几年前,有人告诉你“这世界上会有一种,栽种一次,连续几年有收成的水稻”,或许你会觉得这想法过于异想天开。
在2022年11月7日时,在《自然-可持续性》上刊登了一个被誉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的科研成果。
——由华大集团精准育种技术参与,云南大学主导的农业科研团队,在历经20多年的实验与研究下,终于成功培育出了可以“一种多收”的水稻品种。
这种“一种多收”的水稻被称为“多年生稻”,顾名思义是种植一次,根据具体种植自然条件差异,能轻松实现收割二次、三次,甚至是两年、三年。
众所周知,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成果是这一年内,全球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与科学进展,极其具有分量。
不仅如此,这也是唯一一项由中国研究团队主导完成的科研成果成功入选。同时也是农业类别的唯一一次入选。
对于水稻种植历史来说,也具有重大变革意义,若能够实现顺利推广,或将改变世界粮食基本格局。
如果仅仅是从种植的难易程度来说,种植多年生水稻要比其他类型的水稻省事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在收割之后,多年生稻能够直接从根部冒出新芽,不需要多次重复播种、育苗,犁地等种植程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多年持续生长的水稻品种。
这样的生长特点,让多生水稻有了“稻中韭菜”的别称,收完一茬,再长出一茬。
多年生稻的成功问世,是利用具有地下茎生物学特性的,能够多年生长雄野生稻为父本,与一年生栽培水稻为母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结合地下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所培育出的创新型水稻品种。
这种水稻既具有现代栽培水稻品种的特性、又继承了野生稻多年生性,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就以最基本的“一种两收”为例,多年生稻在云南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种植,可以达到每年亩产值在1000斤以上。
由于多年生稻同时具有“一年多收”和“一年两收”两种生产模式,可以更加灵活的适应南北不同的自然种植条件。
现有的多年生稻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区域,是在南北纬40度之间的无霜稻作区,毕竟对多年生稻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就是温度。
只有保证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3.5℃,并且越冬期低于4℃的时间不能持续5天以上,才能保证多年生稻能够正常越冬,并实现连续生长。
而两种多年生稻的生产模式,以北纬28度作为分割线,往南属于双季稻区,可以实现“一种多收”,往北冬季较为寒冷,可以实现“一种两收”。
目前生长最多的多年生稻,是在2016年种下的一批,截至目前的7年时间内,已经收割了十二、十三次,但这只是这7年间,未来具体能实现累计收割多少次,尚且未可得知。
多年生稻平均每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每亩节约2-3公斤种子,以及人力成本投入减少5-6人。
在人力和种子花销“双减”的前提下,多年生稻的“一年两收”模式,平均每年每亩可以节省600元,而“一年多收”的模式下,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每年每亩节省1200元。
按照这样的省钱模式,若能够在全社会成功实现推广1亿亩以上的多年生稻,那节约下的社会成本就达到了数千亿元。
于此同时,多年生水稻也是一种,积极做出响应世界生态发展潮流的生态农业,表现出了极其突出的碳中和效应。
平均每一年内,每亩多年生稻都能够固定20公斤的二氧化碳,并增加土壤中的全氮成分0.061公斤,以及有机质54公斤。
这样长此以往,在增产增收的同时,还能保护农田的基本肥力,再也不需要种上几年就得空上一段时间。
我国的粮田就能轻轻松松实现长时间续航,这难道不比砍掉经济作物,来增加粮食种植培养面积更加贴合实际?
而且就目前来说,多年生水稻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多年生作物联盟认证的,唯一可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
已经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孟加拉国、伊朗、乌干达、科特迪瓦、塞拉利昂等国家进行试种,有望在未来推广到全球种植。
其中,云大107已经顺利通过非洲乌干达的国家测试和试验,并于2022年通过了乌干达的国家登记认定。
这就意味着多年生稻云大107品种,从此以后就可以在乌干达进行商业化应用,正式开启了多年生稻在非洲的应用之门。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22年全年间,中国累计进口了粮食14687.2万吨,虽然同比会降低,但是数量依旧巨大。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粮食战争”,在不久之前才刚刚平息,而且全世界内想拿中国的粮食做文章的国家并不只有美国。
在并不十分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粮食作为历来“兵家必争”的物资,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人口数量居高不下的中国而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
而中国南方作为种植水稻的“主场区”,一直都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却受到了地形条件的很大限制。
南方多山地,耕地呈现出分散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山路也十分陡峭崎岖,机械化的劳动器具无法到达。
纯人力种植的最大局限性,就是生产效率没办法实现大幅度提升,这也就导致了南方水稻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在种种复杂的背景下,多年生稻成功问世,为中国的粮食安全维护,开辟了一道新的大门。
云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立新曾这样评价多年生稻——“有了多年生稻,再加上无人机植保技术和小型水稻收割机,包括梯田在内的小块稻田,都能较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同样,《自然-可持续性》的高级编辑William Burnside站在世界的角度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项研究从育种、农艺性状评价、潜在影响、农户劳动力和收入以及可能的种植范围等方面证明:把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驯化谷物变成多年生范式是一项重大的变革”。
目前,多年生稻 23、云大25、云大107等品种,已经通过云南省的品种审定。
截至2021年,云南省已有12个州市、76个县市区实现了种植推广,种植培养面积达到了15533公顷,惠及44752名农户。
这些种植多年生稻的农民在第二年时,获得的收益就已经比第一年高出17%-160%不等。
可以预见,若能够通过多年生稻的总是提高农业的收益,或将对中国乡村的“空巢化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顺利推广多年生稻之后,在农业时间安排上就会显得合理很多,农民们只需要抢收早稻,并不是特别需要抢种晚稻。
有效的缓解了往年在早晚稻“双抢”期间出现的,由于天气问题导致的早晚稻农事间隔缩短,以及农忙时节劳动力短缺严重等生产和社会问题。
不过在目前的种植过程中,多年生稻的产量的时间限制性也逐渐呈现出来:在栽种第5年时,产量会出现非常明显下降。
产量下降并不代表这一批多年生稻的使命就此结束了,这时就需要二次移植,根据自然条件原因及时作为,产量就会有所回转。
对于一个刚刚问世不久的新水稻品种,在多地都尚且还在推广中,关注的重点或许还依旧停留在产量上。
要是追求口感方面,多年生到可能一时半会还赶不上市面上那些“一年一生”的水稻品种,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不过连“一种多收”都能顺利实现,区区口感问题,相信在不久之后也能实现改进。
如果是收割机收割,会导致缺沟断垄;在禁止焚烧秸秆的情况下病虫害怎么样才能解决;因为稻蔸长期存在,如何施肥除草?
无论是经验比较丰富的农家老手,还是基本上从未接触过农活的农业小白,都能说出一两句类似于“南方一年两熟,北方一年一熟”的基本规律来。
在光照、水分、气温、土壤等所有条件都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也只能在一年内将种植流程走上两遍。
其实也不单单是水稻,基本上所有的作物都只能实现一颗种子,开一次花,结一次果。
如果在十几年前,有人告诉你“这世界上会有一种,栽种一次,连续几年有收成的水稻”,或许你会觉得这想法过于异想天开。
在2022年11月7日时,在《自然-可持续性》上刊登了一个被誉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的科研成果。
——由华大集团精准育种技术参与,云南大学主导的农业科研团队,在历经20多年的实验与研究下,终于成功培育出了可以“一种多收”的水稻品种。
这种“一种多收”的水稻被称为“多年生稻”,顾名思义是种植一次,根据具体种植自然条件差异,能轻松实现收割二次、三次,甚至是两年、三年。
众所周知,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成果是这一年内,全球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与科学进展,极其具有分量。
不仅如此,这也是唯一一项由中国研究团队主导完成的科研成果成功入选。同时也是农业类别的唯一一次入选。
对于水稻种植历史来说,也具有重大变革意义,若能够实现顺利推广,或将改变世界粮食基本格局。
如果仅仅是从种植的难易程度来说,种植多年生水稻要比其他类型的水稻省事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在收割之后,多年生稻能够直接从根部冒出新芽,不需要多次重复播种、育苗,犁地等种植程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多年持续生长的水稻品种。
这样的生长特点,让多生水稻有了“稻中韭菜”的别称,收完一茬,再长出一茬。
多年生稻的成功问世,是利用具有地下茎生物学特性的,能够多年生长雄野生稻为父本,与一年生栽培水稻为母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结合地下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所培育出的创新型水稻品种。
这种水稻既具有现代栽培水稻品种的特性、又继承了野生稻多年生性,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就以最基本的“一种两收”为例,多年生稻在云南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种植,可以达到每年亩产值在1000斤以上。
由于多年生稻同时具有“一年多收”和“一年两收”两种生产模式,可以更加灵活的适应南北不同的自然种植条件。
现有的多年生稻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区域,是在南北纬40度之间的无霜稻作区,毕竟对多年生稻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就是温度。
只有保证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3.5℃,并且越冬期低于4℃的时间不能持续5天以上,才能保证多年生稻能够正常越冬,并实现连续生长。
而两种多年生稻的生产模式,以北纬28度作为分割线,往南属于双季稻区,可以实现“一种多收”,往北冬季较为寒冷,可以实现“一种两收”。
目前生长最多的多年生稻,是在2016年种下的一批,截至目前的7年时间内,已经收割了十二、十三次,但这只是这7年间,未来具体能实现累计收割多少次,尚且未可得知。
多年生稻平均每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每亩节约2-3公斤种子,以及人力成本投入减少5-6人。
在人力和种子花销“双减”的前提下,多年生稻的“一年两收”模式,平均每年每亩可以节省600元,而“一年多收”的模式下,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每年每亩节省1200元。
按照这样的省钱模式,若能够在全社会成功实现推广1亿亩以上的多年生稻,那节约下的社会成本就达到了数千亿元。
于此同时,多年生水稻也是一种,积极做出响应世界生态发展潮流的生态农业,表现出了极其突出的碳中和效应。
平均每一年内,每亩多年生稻都能够固定20公斤的二氧化碳,并增加土壤中的全氮成分0.061公斤,以及有机质54公斤。
这样长此以往,在增产增收的同时,还能保护农田的基本肥力,再也不需要种上几年就得空上一段时间。
我国的粮田就能轻轻松松实现长时间续航,这难道不比砍掉经济作物,来增加粮食种植培养面积更加贴合实际?
而且就目前来说,多年生水稻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多年生作物联盟认证的,唯一可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
已经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孟加拉国、伊朗、乌干达、科特迪瓦、塞拉利昂等国家进行试种,有望在未来推广到全球种植。
其中,云大107已经顺利通过非洲乌干达的国家测试和试验,并于2022年通过了乌干达的国家登记认定。
这就意味着多年生稻云大107品种,从此以后就可以在乌干达进行商业化应用,正式开启了多年生稻在非洲的应用之门。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22年全年间,中国累计进口了粮食14687.2万吨,虽然同比会降低,但是数量依旧巨大。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粮食战争”,在不久之前才刚刚平息,而且全世界内想拿中国的粮食做文章的国家并不只有美国。
在并不十分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粮食作为历来“兵家必争”的物资,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人口数量居高不下的中国而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
而中国南方作为种植水稻的“主场区”,一直都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却受到了地形条件的很大限制。
南方多山地,耕地呈现出分散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山路也十分陡峭崎岖,机械化的劳动器具无法到达。
纯人力种植的最大局限性,就是生产效率没办法实现大幅度提升,这也就导致了南方水稻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在种种复杂的背景下,多年生稻成功问世,为中国的粮食安全维护,开辟了一道新的大门。
云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立新曾这样评价多年生稻——“有了多年生稻,再加上无人机植保技术和小型水稻收割机,包括梯田在内的小块稻田,都能较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同样,《自然-可持续性》的高级编辑William Burnside站在世界的角度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项研究从育种、农艺性状评价、潜在影响、农户劳动力和收入以及可能的种植范围等方面证明:把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驯化谷物变成多年生范式是一项重大的变革”。
目前,多年生稻 23、云大25、云大107等品种,已经通过云南省的品种审定。
截至2021年,云南省已有12个州市、76个县市区实现了种植推广,种植培养面积达到了15533公顷,惠及44752名农户。
这些种植多年生稻的农民在第二年时,获得的收益就已经比第一年高出17%-160%不等。
可以预见,若能够通过多年生稻的总是提高农业的收益,或将对中国乡村的“空巢化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顺利推广多年生稻之后,在农业时间安排上就会显得合理很多,农民们只需要抢收早稻,并不是特别需要抢种晚稻。
有效的缓解了往年在早晚稻“双抢”期间出现的,由于天气问题导致的早晚稻农事间隔缩短,以及农忙时节劳动力短缺严重等生产和社会问题。
不过在目前的种植过程中,多年生稻的产量的时间限制性也逐渐呈现出来:在栽种第5年时,产量会出现非常明显下降。
产量下降并不代表这一批多年生稻的使命就此结束了,这时就需要二次移植,根据自然条件原因及时作为,产量就会有所回转。
对于一个刚刚问世不久的新水稻品种,在多地都尚且还在推广中,关注的重点或许还依旧停留在产量上。
要是追求口感方面,多年生到可能一时半会还赶不上市面上那些“一年一生”的水稻品种,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不过连“一种多收”都能顺利实现,区区口感问题,相信在不久之后也能实现改进。
如果是收割机收割,会导致缺沟断垄;在禁止焚烧秸秆的情况下病虫害怎么样才能解决;因为稻蔸长期存在,如何施肥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