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农业强国迈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基本是人扛牛拉、靠天吃饭;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先后育成了“广场矮”水稻、“矮丰3号”小麦,开创了水稻、小麦矮化育种的先河。通过降低植株高度,不仅使作物耐肥抗倒,而且提高了收获指数,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农机装备相继问世,覆盖了农业生产的更多环节,粮食产量迅速增加,2012年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科学技术事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3年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63.2%,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69公斤/亩提高到2023年的390公斤/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4%,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劲引擎、根本动力和战略支撑。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是我国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原始创新研究基地。从农业科学技术“黄淮海战役”,到“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带领团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攻克农业领域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抗盐碱小麦优种“小偃60”,是我国过去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小麦——“小偃6号”的衍生品种。而小偃系列品种,就是李振声院士带领团队坚持20多年科研攻关的成果。
金秋时节,我国秋粮陆续迎来大面积收获。一系列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盐碱地里,金黄色的小麦随风摇曳,抗盐碱小麦优种“小偃60”,今年再创丰年。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光辉谷物合作社负责人 张猛:我种了1000亩地,都是“小偃60”,这个品种抗盐碱、抗旱,抗倒伏,产量挺高,亩产达到1000多斤没问题。
“小偃60”是我国过去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小麦——“小偃6号”的衍生品种。小偃系列品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带领团队坚持20多年科研攻关的成果。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受北方冬小麦产区条锈病肆虐影响,一年就损失100多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1956年,25岁的李振声瞄准这一世界性难题,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前往陕西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火车开动的时候,虽有留恋之情,但你是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小麦还是这么脆弱;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比之下,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科学上,让牧草与小麦进行“远缘杂交”困难重重,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年复一年,在成千上万次的培育后,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坚持了二十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高产的品种。他的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李振声带领团队不懈努力,终于育成“小偃”系列优良新品种,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还具有高产的特性,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小偃6号”衍生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50亿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好的品种,才有好的收获。我们的耕地只有18亿亩,我们人口有14亿,人多地少,这是我们的国情。我们要在有限土地上产出更高的粮,一直是我们育种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随着我们生活水平条件好了以后,我们不但要吃得饱,而且吃得好,所以我们的育种工作也要一直推进。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也在科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如今,我国国家级种业基地加快布局、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供种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保护好黑土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先进科技赋能黑土地保护,让“黑土粮仓”永续利用。
秋风送爽,在吉林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大型玉米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着。在丰收现场,科研团队正在取样土壤,评估着黑土地保护耕作栽培模式的可持续性。
我国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0.0%,作为稀缺资源,且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黑土地自然肥力年年在下降。黑土地退化被称为“变薄”“变瘦”“变硬”。风蚀、水蚀、融雪侵蚀等土壤侵蚀是导致黑土地“变薄”的主要原因。
一寸黑土的形成需要一千年,一寸黑土的流失却只需要一场雨、一阵风。用好科学技术,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全局,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出发,对黑土地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系统谋划,将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联合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开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针对包括坡耕地在内的各类黑土地“疑难杂症”开展科研攻关,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传感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研发出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全方位获取耕地质量数据并形成“地块画像”。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助理 曲洺伯:我们通过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类似于CT扫描,给地块做一个全身体检。基于地块画像的数据,就可以看见地块的退化情况。根据退化障碍的位置,及时采取比较有效的改良措施,帮助农户、农民增产增收。
结合坡耕地的画像数据,中国科学院专家量身定做了新的水土保持措施,让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种植户 于殿东:现在土也保住了,水也保住了,产量也上来了,原先粮食亩产600公斤左右,现在能达到亩产900公斤,每亩地效益增加200多块钱。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刘焕军:我们坡耕地智能的阻控技术现在已经在友谊、曙光等9个北大荒的农场进行了推广,水分利用效率提升30%,粮食增产提升了5%到22%,水土流失减少70%。
先进的科技成果不光为黑土地保护工作解决了数据瓶颈问题,也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培育了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带动三江平原黑土地粮食产能的提升。
黑龙江友谊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慧:在管理上、数据分析上,我们对土壤更了解了。我们利用精准的土地画像来做更精准的农技、农机、农艺的措施,产量提高3%到5%左右,整个大面积单产提升,施肥量按照变量施肥,每亩地降低3公斤左右的标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 军:我们要做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比如说在精准施肥、精准喷药这一个技术环节,我们有大量的技术参数需要去研究、摸索、试验,最后形成一系列规范、标准,助力现在的农业生产。
仓廪实而民心安。一望无际的农田上,金灿灿的作物为黑土地披上了“黄金甲”,现代化农机耕作不停,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藏富于田,藏富于技”,在科技领航下,一幅幅农业“丰”景图在黑土地上缓缓展开,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农业强国迈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基本是人扛牛拉、靠天吃饭;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先后育成了“广场矮”水稻、“矮丰3号”小麦,开创了水稻、小麦矮化育种的先河。通过降低植株高度,不仅使作物耐肥抗倒,而且提高了收获指数,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农机装备相继问世,覆盖了农业生产的更多环节,粮食产量迅速增加,2012年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科学技术事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3年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63.2%,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69公斤/亩提高到2023年的390公斤/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4%,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劲引擎、根本动力和战略支撑。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是我国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原始创新研究基地。从农业科学技术“黄淮海战役”,到“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带领团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攻克农业领域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抗盐碱小麦优种“小偃60”,是我国过去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小麦——“小偃6号”的衍生品种。而小偃系列品种,就是李振声院士带领团队坚持20多年科研攻关的成果。
金秋时节,我国秋粮陆续迎来大面积收获。一系列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盐碱地里,金黄色的小麦随风摇曳,抗盐碱小麦优种“小偃60”,今年再创丰年。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光辉谷物合作社负责人 张猛:我种了1000亩地,都是“小偃60”,这个品种抗盐碱、抗旱,抗倒伏,产量挺高,亩产达到1000多斤没问题。
“小偃60”是我国过去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小麦——“小偃6号”的衍生品种。小偃系列品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带领团队坚持20多年科研攻关的成果。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受北方冬小麦产区条锈病肆虐影响,一年就损失100多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1956年,25岁的李振声瞄准这一世界性难题,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前往陕西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火车开动的时候,虽有留恋之情,但你是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小麦还是这么脆弱;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比之下,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科学上,让牧草与小麦进行“远缘杂交”困难重重,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年复一年,在成千上万次的培育后,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坚持了二十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高产的品种。他的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李振声带领团队不懈努力,终于育成“小偃”系列优良新品种,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还具有高产的特性,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小偃6号”衍生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50亿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好的品种,才有好的收获。我们的耕地只有18亿亩,我们人口有14亿,人多地少,这是我们的国情。我们要在有限土地上产出更高的粮,一直是我们育种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随着我们生活水平条件好了以后,我们不但要吃得饱,而且吃得好,所以我们的育种工作也要一直推进。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也在科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如今,我国国家级种业基地加快布局、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供种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保护好黑土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先进科技赋能黑土地保护,让“黑土粮仓”永续利用。
秋风送爽,在吉林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大型玉米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着。在丰收现场,科研团队正在取样土壤,评估着黑土地保护耕作栽培模式的可持续性。
我国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0.0%,作为稀缺资源,且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黑土地自然肥力年年在下降。黑土地退化被称为“变薄”“变瘦”“变硬”。风蚀、水蚀、融雪侵蚀等土壤侵蚀是导致黑土地“变薄”的主要原因。
一寸黑土的形成需要一千年,一寸黑土的流失却只需要一场雨、一阵风。用好科学技术,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全局,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出发,对黑土地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系统谋划,将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联合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开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针对包括坡耕地在内的各类黑土地“疑难杂症”开展科研攻关,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传感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研发出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全方位获取耕地质量数据并形成“地块画像”。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助理 曲洺伯:我们通过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类似于CT扫描,给地块做一个全身体检。基于地块画像的数据,就可以看见地块的退化情况。根据退化障碍的位置,及时采取比较有效的改良措施,帮助农户、农民增产增收。
结合坡耕地的画像数据,中国科学院专家量身定做了新的水土保持措施,让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种植户 于殿东:现在土也保住了,水也保住了,产量也上来了,原先粮食亩产600公斤左右,现在能达到亩产900公斤,每亩地效益增加200多块钱。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刘焕军:我们坡耕地智能的阻控技术现在已经在友谊、曙光等9个北大荒的农场进行了推广,水分利用效率提升30%,粮食增产提升了5%到22%,水土流失减少70%。
先进的科技成果不光为黑土地保护工作解决了数据瓶颈问题,也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培育了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带动三江平原黑土地粮食产能的提升。
黑龙江友谊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慧:在管理上、数据分析上,我们对土壤更了解了。我们利用精准的土地画像来做更精准的农技、农机、农艺的措施,产量提高3%到5%左右,整个大面积单产提升,施肥量按照变量施肥,每亩地降低3公斤左右的标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 军:我们要做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比如说在精准施肥、精准喷药这一个技术环节,我们有大量的技术参数需要去研究、摸索、试验,最后形成一系列规范、标准,助力现在的农业生产。
仓廪实而民心安。一望无际的农田上,金灿灿的作物为黑土地披上了“黄金甲”,现代化农机耕作不停,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藏富于田,藏富于技”,在科技领航下,一幅幅农业“丰”景图在黑土地上缓缓展开,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