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武穴市余川镇砌石村的稻谷成熟了,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呈现出一幅迷人的丰收画卷。(通讯员 刘飞 摄)
沃野平畴,稻浪层层。9月26日,在黄梅县优质稻展示示范基地,来自各地的农业专家、种业企业、种植大户等100多人,对24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看禾选种”,现场“相亲”。
“看,这个珞红优1564不错,我还数了穗稻子,总粒数有400多粒,在今年持续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竟还有如此高的结实率,米质还能达到部标二级,实属不易,我明年要种这个品种!”种粮大户、英山福辉家庭农场负责人段全福说。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全市“种粮一体化”暨“看禾选种、看禾推种”现场观摩活动,既加快了优质品种推广,解决农民选种难的问题,又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稳粮增收、强县富民。
结构调整种什么?种什么收益高?选什么品种最可靠?许多种粮大户曾面临着“年年种地,年年选种难”的问题。
“这是‘果两优桂花丝苗’,在展示基地测产排名中位居杂交稻组第二名;这个‘利丰占’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标一级……”观摩活动现场,农业技术人员逐一介绍各水稻品种的特性,田间小路上挤满观摩人员,有的边听边用手机扫描各展示区标识牌上的二维码“看禾选种”,有的用手托起稻穗观察颗粒大小和饱满度,一看、一闻、一掂,一番操作之下,便能精准锁定“好种”。
“市场上流通的水稻品种慢慢的变多,让人眼花缭乱,以前看说明书判断种子优劣,听种子经销介绍选择种子,现在‘看禾选种’,让我们眼见为实选用良种,减少了试种风险,放心多了。”麻城种粮大户周安感叹道。
周安和其他几位种植户在“珞红优1564”“隆稻3号”“利丰占”等几个品种间反复观看。“这些品种在产量、抗病、抗倒、抗逆性等方面各具优势,我要好好挑选适合的品种。”
“通过搭建优质品种田间竞技‘擂台’,让农民直观感受,遴选出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冠军’品种。”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智桂介绍,今年初,共征集适合在我市种植的优质稻新品种24个,每个品种在黄梅县优质稻新品种展示基地种植5亩,以便集中了解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后续将把此次遴选的“冠军”品种纳入年度主推品种目录,按照“种粮一体化”3+3模式(即市级主推3个品种,县市区自主选择3个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做好示范推广应用工作,带动我市水稻单产和品质双提升。
集中展示的24个水稻新品种,大部分是由湖北省种企和科研院所选育,正式审定品种22个,有9个品种比当前我省主栽品种“黄华占”增产5%以上,部标二级以上米质品种14个。尤其是我市两家种子企业培育的新品种表现优异,赢得广泛关注,备受青睐。
一个是武汉衍升与黄冈衍升公司的“珞红优1564”,在基地测产排名中位列杂交稻组第一名——736.92公斤/亩,这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返回家乡罗田培育的良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结实率高、粒重较大、米质优良等特性,在罗田县河铺镇有7000亩的制种基地,这粒种子已从大别山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东方魔稻”。
一个是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自主创新选育的籼型常规优质稻品种——“隆稻3号”,测产达738.74公斤/亩,遴选进入湖北省2023-2024年主导栽培品种和2024年湖北省公用品牌“江汉大米”主导品种,具有产量高、抗倒伏、耐热好等特性,2024年在湖北省种植培养面积突破100万亩。
“选育一个好品种就像大浪淘沙,从选育到推广,需经历数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雷说,企业成立15年来,以常规优质稻为特色,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把品种的创新选育、种子的三圃生产、良种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稻品种5个,参试香稻品种2个。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着力提升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创新、公司竞争、良种供给、依法治理等能力,推动全市种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水稻制(繁)种企业5家,其中拥有罗田杂交水稻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个,已审定水稻品种23个,年供水稻种子近2500万公斤。
强农业必先强种业。推进“种粮一体化”,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品种培优、良种应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活动中,邀请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刚就“种粮一体化”作经验交流。该公司37年来用心做好一粒米,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京山桥米”产业链头部企业。湖北衍升种业培育的红莲系杂交水稻品种成为出口海外以及“京山桥米”的订单品种。
坚持链式思维,黄冈衍升公司正在推进与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的合作,以“珞红优1564”作为水稻“种粮一体化”项目粮源品种,将种子企业原有的“育、繁、推”技术模式,调整为面向市场的模式,加快稻米全产业链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打造品种与品牌,提升附加值。
据介绍,通过连续三年实施全市优质稻品牌提升暨“种粮工程”示范行动带动全市优质稻订单生产达140万亩以上。其中“庄品健”大米的订单品种成为湖北近十年以来唯一预选进入农业农村部“超级稻”的水稻品种。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看禾选种、看禾推种”,必将加快高产、优质、绿色、专用品种的推广应用,助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种业振兴是关键。《黄冈市优质稻米产业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市要着力培育和筛选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品质优良型高产优质广适多抗优质水稻品种10个左右,每县集中推广种植 2至3个优质稻品种,保障优良种源。
种业振兴,关键是强化科学技术创新。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快“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建设。聚焦我市水稻以中稻为主,常年占比70%以上,充分的发挥我市地理资源优势,借力武汉科教资源,重点围绕中稻做创新文章,选育高产稳产优质中稻品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走品种差异化发展之路,提升我市水稻品种竞争力,助力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种业振兴,重点是推进“种粮一体化”。坚持链式思维,聚力育、繁、推三个关键环节协同发力,扶大种业企业,搭建选种平台,做好良种推广,从一粒米到一条链,推进优质良种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助推强县富民。
金秋时节,武穴市余川镇砌石村的稻谷成熟了,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呈现出一幅迷人的丰收画卷。(通讯员 刘飞 摄)
沃野平畴,稻浪层层。9月26日,在黄梅县优质稻展示示范基地,来自各地的农业专家、种业企业、种植大户等100多人,对24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看禾选种”,现场“相亲”。
“看,这个珞红优1564不错,我还数了穗稻子,总粒数有400多粒,在今年持续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竟还有如此高的结实率,米质还能达到部标二级,实属不易,我明年要种这个品种!”种粮大户、英山福辉家庭农场负责人段全福说。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全市“种粮一体化”暨“看禾选种、看禾推种”现场观摩活动,既加快了优质品种推广,解决农民选种难的问题,又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稳粮增收、强县富民。
结构调整种什么?种什么收益高?选什么品种最可靠?许多种粮大户曾面临着“年年种地,年年选种难”的问题。
“这是‘果两优桂花丝苗’,在展示基地测产排名中位居杂交稻组第二名;这个‘利丰占’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标一级……”观摩活动现场,农业技术人员逐一介绍各水稻品种的特性,田间小路上挤满观摩人员,有的边听边用手机扫描各展示区标识牌上的二维码“看禾选种”,有的用手托起稻穗观察颗粒大小和饱满度,一看、一闻、一掂,一番操作之下,便能精准锁定“好种”。
“市场上流通的水稻品种慢慢的变多,让人眼花缭乱,以前看说明书判断种子优劣,听种子经销介绍选择种子,现在‘看禾选种’,让我们眼见为实选用良种,减少了试种风险,放心多了。”麻城种粮大户周安感叹道。
周安和其他几位种植户在“珞红优1564”“隆稻3号”“利丰占”等几个品种间反复观看。“这些品种在产量、抗病、抗倒、抗逆性等方面各具优势,我要好好挑选适合的品种。”
“通过搭建优质品种田间竞技‘擂台’,让农民直观感受,遴选出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冠军’品种。”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智桂介绍,今年初,共征集适合在我市种植的优质稻新品种24个,每个品种在黄梅县优质稻新品种展示基地种植5亩,以便集中了解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后续将把此次遴选的“冠军”品种纳入年度主推品种目录,按照“种粮一体化”3+3模式(即市级主推3个品种,县市区自主选择3个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做好示范推广应用工作,带动我市水稻单产和品质双提升。
集中展示的24个水稻新品种,大部分是由湖北省种企和科研院所选育,正式审定品种22个,有9个品种比当前我省主栽品种“黄华占”增产5%以上,部标二级以上米质品种14个。尤其是我市两家种子企业培育的新品种表现优异,赢得广泛关注,备受青睐。
一个是武汉衍升与黄冈衍升公司的“珞红优1564”,在基地测产排名中位列杂交稻组第一名——736.92公斤/亩,这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返回家乡罗田培育的良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结实率高、粒重较大、米质优良等特性,在罗田县河铺镇有7000亩的制种基地,这粒种子已从大别山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东方魔稻”。
一个是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自主创新选育的籼型常规优质稻品种——“隆稻3号”,测产达738.74公斤/亩,遴选进入湖北省2023-2024年主导栽培品种和2024年湖北省公用品牌“江汉大米”主导品种,具有产量高、抗倒伏、耐热好等特性,2024年在湖北省种植培养面积突破100万亩。
“选育一个好品种就像大浪淘沙,从选育到推广,需经历数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雷说,企业成立15年来,以常规优质稻为特色,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把品种的创新选育、种子的三圃生产、良种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稻品种5个,参试香稻品种2个。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着力提升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创新、公司竞争、良种供给、依法治理等能力,推动全市种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水稻制(繁)种企业5家,其中拥有罗田杂交水稻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个,已审定水稻品种23个,年供水稻种子近2500万公斤。
强农业必先强种业。推进“种粮一体化”,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品种培优、良种应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活动中,邀请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刚就“种粮一体化”作经验交流。该公司37年来用心做好一粒米,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京山桥米”产业链头部企业。湖北衍升种业培育的红莲系杂交水稻品种成为出口海外以及“京山桥米”的订单品种。
坚持链式思维,黄冈衍升公司正在推进与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的合作,以“珞红优1564”作为水稻“种粮一体化”项目粮源品种,将种子企业原有的“育、繁、推”技术模式,调整为面向市场的模式,加快稻米全产业链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打造品种与品牌,提升附加值。
据介绍,通过连续三年实施全市优质稻品牌提升暨“种粮工程”示范行动带动全市优质稻订单生产达140万亩以上。其中“庄品健”大米的订单品种成为湖北近十年以来唯一预选进入农业农村部“超级稻”的水稻品种。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看禾选种、看禾推种”,必将加快高产、优质、绿色、专用品种的推广应用,助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种业振兴是关键。《黄冈市优质稻米产业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市要着力培育和筛选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品质优良型高产优质广适多抗优质水稻品种10个左右,每县集中推广种植 2至3个优质稻品种,保障优良种源。
种业振兴,关键是强化科学技术创新。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快“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建设。聚焦我市水稻以中稻为主,常年占比70%以上,充分的发挥我市地理资源优势,借力武汉科教资源,重点围绕中稻做创新文章,选育高产稳产优质中稻品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走品种差异化发展之路,提升我市水稻品种竞争力,助力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种业振兴,重点是推进“种粮一体化”。坚持链式思维,聚力育、繁、推三个关键环节协同发力,扶大种业企业,搭建选种平台,做好良种推广,从一粒米到一条链,推进优质良种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助推强县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