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旱地种出“金豆豆” 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挖掘资源全力发展豆角产业
特征特性:
任春竹从家里出门,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自己的豆角地里。这是今年最后一批豆角了,销售完他就能够继续到城里打工。想想今年豆角的收成,一抹笑意就挂在任春竹嘴边。不远处,几户村民也在忙着摘豆角,成串的豆角挂满藤蔓,有的村民正驾驶三轮车来回奔忙。
任春竹是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北小店村村民,今年他种植的25亩豆角收成不错,这都得益于西凌井乡近年来大力推广豆角种植的政策。
现在的西凌井乡由原西凌井、北小店、西庄、伙路坪四个乡合并而来,是太原市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
合并后,该乡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多、森林多、环境优美。但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民收入低,没有支柱型农业产业,是摆在全乡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把脉问诊”找症结、“对症下药”开良方。西凌井乡党委积极组织专人,对全乡进行认真调研,全面评估乡域范围内旱作农田的土壤质量、水源条件、气候特点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民间传统文化、手工艺等非自然资源。积极进行市场需求调研,了解当前及未来农产品市场的趋势。通过调研,该乡决定依托环境优势,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将豆角种植作为培育富民产业、助农增收的有力抓手和支柱产业,努力将贯穿全乡的凌井沟一线打造成为“豆角一条沟”,走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该乡选择了自然条件适合的北小店、海子湾、六固等村作为试点,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从2022年种植不到200亩,增加到如今的近千亩,且占领了8月份太原市区豆角市场的90%。豆角种植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实实际际的收入,更让一个纯农业乡镇探索出了一条实现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40岁出头的刘鑫鑫是北小店村村委会主任,他在村里第一批响应号召种植豆角。“对乡里的调研结果和发展规划我特别赞成,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带头,让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2023年,刘鑫鑫就种植了30亩豆角,并利用几亩土地作为试验田,种植省农科院推广的多个豆角品种。
西凌井乡从始至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该乡连续三年召开“豆角一条沟”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省市县农业技术专家对豆角种植户进行技术培养和训练。该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白珍珊介绍说:“西凌井乡气候很适合种植豆角,特别是今年在多地降雨较少的情况下,这里1至8月降雨共计365毫米,明显多于阳曲县其他乡镇。且因昼夜温差较大,豆角口感品相很好。”种植豆角的帐他算得清清楚楚。通过科学种植,每亩豆角产量约为2000公斤,去年豆角地头收购价每公斤平均4元左右,今年达到5元以上,每亩地的种植成本约3000元,今年每亩纯收入达到7000元左右。“每年5月初陆续开始种植,到9月初销售一空,其余时间还可以照顾别的庄稼或者进城务工,一年下来收入可真不少。”白珍珊说。
看着党员干部纷纷带头种植豆角,也看到豆角收益一年比一年好,乡里种豆角的人慢慢地多。六固村的多子自然村种植豆角150亩,今年还建了80亩的大棚作为试验田。“现在外乡镇的人都来这里租地种植豆角,一些山梁上的土地也都平整出来,准备种植豆角。”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美林说。
返乡种植豆角的村民不少,特别是“80后”“90后”的村民,他们种植培养面积都在10亩以上。任春竹就是名“80后”,他常年在外打工,只有种植豆角时才回到村里。“明年计划种植30亩,跟着村里干,有信心。”任春竹笑着说。
随着豆角采摘销售进入尾声,北小店村“两委”已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明年的豆角种植和销售计划。“我们明年将继续扩大豆角种植培养面积,同时主动对接市场,确保豆角种的好,卖的更好。”北小店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刚信心十足。该村驻村韩国斌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今年该局为支持村民发展豆角种植,每亩地为村民补贴100元。“明年我们还将积极争取资金,助力村民扩大豆角种植。”韩国斌说。
此外,该村组织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到朔州市应县学习取经。“明年要建立村级蔬菜交易大厅,这样一方面方便豆角采购商迅速收货,另一方面统一全村豆角销售价格。”刘志刚说:“明年村里还计划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的冷鲜库。有了冷鲜库,就能吸引南方的蔬菜采购商。”
六固村将继续平整改良土地,增加豆角种植培养面积,同时建造蓄水池,提升整体抗旱能力,改变“靠天吃饭”局面。西凌井乡也持续不断的增加各村的经验交流机会,互相取长补短。同时,通过与省市县三级农业科研部门和太原市大型农贸批发商业市场的对接,优选豆角品种、培训种植技术、扩宽产品销路、打造产业品牌、建立产业联盟。
西凌井乡党委书记王魁说:“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市场对接、品牌建设工作,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拓宽豆角销售经营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农民收入,将‘西凌井豆角’这一名片擦得更加闪亮,并将豆角销售到更远的地方。”